A:李时珍
B:司马迁
C:达尔文
D:袁隆平
延安地区延川县第三乡321户(部分)阶级成分表:据此可知当时( )
阶级
土地革命前(1935年1月)
土地革命后(1939年12月)
数目
百分比
贫民
204
63.7
136
42.6
中农
50
15.6
123
38.2
富农
16
4.9
22
7.0
地主
12
3.8
0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材料中所述的“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都包括哪些重要表现( )
①西欧进一步联合,成立欧盟
②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③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
④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课文《我的童年》采用小标题的形式结构,有何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