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为确认其中的溶质,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

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猜想与假设】其溶质可能为NaCl、NaOH、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种.

【资料查阅】上述四种物质的相

关信息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常温下的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常温下某稀溶液的pH

7

13

11

9

【探究过程】如图乙所示,在操作①后其实验现象应是____,可确定溶质不是NaCl;在进行操作②时有无色无味得到气体产生,产生的气体是____(写化学式),由此又可排除假设物质中的____

【探究结论】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假设物质中的____

依据是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

【探究反思】另有同学猜想其中的溶质还可能是Na2SO4,但又没有Na2SO4的上述表列信息.根据以上实验操作的相关现象判断,该溶液中的溶质____(选填是、不是)Na2SO4,理由是: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25 05:43: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u6eb6\u6db2\u53d8\u7ea2,CO2,\u6c22\u6c27\u5316\u94a0,\u78b3\u9178\u94a0,Na2CO3+2HCl\u25502NaCl+H2O+CO2\u2191,\u4e0d\u662f,\u6ef4\u52a0\u915a\u915e\u8bd5\u6db2\u53d8\u6210\u7ea2\u82

同类题3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实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来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克商以后,安抚殷商遗民,以为周用,同时进 用各地的才俊,新创之周实际 上是一个诸部族的大联盟。周人在这个超越部族范围的政治力量上,还须 建立一个超越部族性质的至高天神的权威,甚至周王室自己的王权也须在道德性的天命之前俯首。于是周人的世界,是一个“天下”,不是一个“大邑”;周人的政治权利,造就了一个文化的共同体。周人克商,又承认商人曾克夏。这一串历史性的递嬗,代表了天命的交接,代表了一个文化秩序的延续。中国从此不再是若干个文化体系竞争的场合,中国的历史,从此成为华 夏世界求延续和求发展的长篇史诗。

——摘编自许倬云《西周史》

材料二 我们认为 18 世纪中叶以后,1840 年以前的中国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也就是我们历 史上的中国。十七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中叶,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实现 全国统一的重要时期。从整个中国古代史来说,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清朝的统一,实际 上是先统一了满族地区,即广义的满洲;再统一汉族的地区,即明王朝的故土;再统一蒙族地区和蒙族所统治的维藏等族地区。主要是满、蒙、汉三区的统一。

——摘编自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史疆域》

材料三 国籍问题 伴随着近代以主权、国民和领土为标 志的民族国家世界体系而出现。1907 年荷兰国会议定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归化法”,规定自1908 年起,所有出生于爪哇的华侨 ,不问其现居该地或已返回中国,均为荷兰国民。此规定引起南洋华侨 的强烈不满。南洋华侨 成立国籍保存会,及时向国内发电请 求声援,国内商界、学界及朝廷迅即回应。清政府参照中外国籍法规,针对 荷兰当局的“出生地主义”,于1909 年颁布了一项基于“血统主义”的国籍法——《大清国籍条例》,规定:凡父、母为

中国人者均属中国国籍。从法律上正式明确了华侨 的身份是中国国民,使保护华侨 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初步完成了官方的民族国家身份认同。

——摘编自许小青《清季国籍问题 与民族国家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