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
B: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C: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
D: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
下列描述,表示气候的是( )
某校为了解2014年八年级学生课外书籍借阅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课外书籍借阅情况,将统计结果列出如下的表格,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其中科普类册数占这50名学生借阅总册数的40%.
类别
科普类
教辅类
文艺类
其他
册数(本)
168
105
m
32
(1)表格中字母m的值等于____ ;
(2)扇形统计图中“教辅类”所对应的圆心角α的度数为____ ;
(3)该校2014年八年级有6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年级学生共借阅教辅类书籍约____ 本?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阳光下的守望 ①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母亲脸上早已狼藉着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就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花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了一尊雕像。 ②树阴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阴下,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个比仲春的冰还薄的笑,小声嗫嚅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③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人再劝她。 ④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半个小时,也许是一个小时,母亲就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她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⑤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⑥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⑦我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我的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阳光下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