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B:whe
C:after
D:before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是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与示范”的支持下,由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共同承担,借鉴国际上目前最先进的灾害风险科研成果完成的我国第一代综合自然灾害风险分布地图集。
答: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①怅 (wǎng) ② (qiè)意 ③浮想联 (piān) ④言简意 (gāi)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中国的时间制度与观念悄然变化。
现象1
20世纪30年代有报纸报道:上海人“白天的时候,各人有各人应办的事”,忙碌的工作着;“午后五点钟”后,上海人又是一番享乐的“闹忙”。同期有作家描写:内地小城虽有“邮政局和电报局”,但这里的人们“永远是很迟缓,很懒散。晚上10点一过,小城就成了‘狗’的城市”。
现象2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当天即发布《改用阳历令》,废帝王纪年而为国家纪年,又推举阳历为国历,然阴历仍占据民国初年社会主流。 1928年后南京国民政府强力推行国历运动,但与阴历有关的民俗文化仍然支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政府只好在国历与阴历之间进行调适。
现象3
新式工厂对于钟点时间有明确而硬性的要求。有作家这样描写上海工人上班情形:“大家都急忙的出了门,在临着臭沟的乱泥路上奔着”。在工人们的回忆里,准点上班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大事,每个人的神经处于极度焦虑紧张的状态。
对上述三种现象,任选一种现象作简要评述。(只选现象不作评述不给分)综合上述,请用一句话概括其所贯穿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