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合成氨和联合制纯碱工业生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大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
B:联合制碱法生产工艺中采用循环操作,其目的是提高食盐的利用率
C:从氨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中NH3只占15%左右,所以生产氨的工厂效率都很低
D:联合制碱法中关键的一步是向分离出NaHCO3晶体后的母液中不断地通入CO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反映的措施或制度
措施或制度开始实行的朝代
一法度、衡石、文尺,车同轨,书同文。——《史记》
统一度量衡和车轨
秦
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元史》
①
元
永乐十一年……乃分其地为八府四州,设贵州布政使司,而以长官司七十五分隶属,属户部。——《明史》
②
明
材料二:明史记载:“筑敌台三千,起居庸至山海,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康熙帝经过长城时曾作诗:“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
材料三:
于易水送人①
(唐)骆宾王②
此地别燕丹③,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校记】“壮士发冲冠”,清代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作“壮发上冲冠”。
【注释】①易水:河流名。燕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地点。②骆宾王:唐代文学家。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③别燕丹:诗中所引典故,指的是荆轲作别燕太子丹,前往行刺秦王。当时送行的还有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史记·刺客列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祖:祭路神,古人出远门时常有这种仪式),取道,高渐离击筑(筑:古代乐器,奏乐时用竹片击打),荆轲和而歌,为安徽之声(古代音乐的一种调子),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古代音乐的一种调子)慷慨,士皆填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集解】①明·唐汝询《唐诗解》:因临易水而想古人亦尝送别于此今其人虽没其水犹寒安知今人之不能为古也。侠气凛然,见于言外。②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末句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