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读课文《看电视》,按要求回答问题。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2-22 08:12: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那个微凉的午后,门铃突然响了,邮递员将一封普通的信件递至我手中,转身离去。

    ②拆开信封一看,里面有两张信纸,一张上面只是写着零星的几个不规则的字——老师,我想做您的学生;另一张是密密麻麻的成人字迹,意思是他的孩子先天性视弱,只能艰难地看见很近很近的事物,因此在学校里常被同学们嘲笑,孩子虽小,但懂事,受了委屈不说,只是一个人偷偷哭泣。家长为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便让她退学在家了,可孩子实在喜欢读书,于是,家长经别人介绍,给我写了这封信,请求我能单独给她辅导功课。

    ③看着那些雀跃在泛黄信纸上的深情字语,再看看孩子那稚嫩的字迹,我似乎看见家长那期许的目光和孩子趴在桌上,头努力低着,一笔一画在信纸上写字的情景。心被濡湿,倏然难过起来。我拿出手机,拨打信件上的电话号码,允诺免费帮他孩子复习功课。

    ④春风轻拂的周末,我见到了我的这位学生——一个非常拘谨而有礼貌的女孩子。扎着马尾辫,穿着整齐干净的衣服,笑起来,脸颊两边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也许因为知道自己视力不好,总是微微低着头,似乎显得有些自卑。

    ⑤第一次见面,我没有直接给她补习功课,而是给她讲了许多童话故事,以此来增进我与她之间的感情,好进一步了解她。她听得非常认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一个小时瞬间而过,最后我让她从前面的几个故事里,随意抽取一个关键词造句。她选择了“撒谎”一词,然后思考了两分多钟,一字一顿地说:“月亮,是一个会撒谎的孩子。”说完她握着小手,似乎非常期待着我的肯定。

    ⑥这一句话,确实是我所未想到的,把月亮比拟成孩子,可以。但为什么会“撒谎”?句子应该还没完整啊。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于是沉默了一会儿说:“再认真想想噢,老师下次上课告诉你答案。”

    ⑦走在回去的路上,脑子里反复回想着刚才的那一幕——离开的时候,我似乎看见她眼角有泪。想到眼泪,我恍然大悟:对啊,她是个视弱的孩子,只能非常艰难地看到眼前的景物,而月亮,或圆或缺,她又怎能知晓?她只能从书本上或别人口中知道月亮的形状,有人说它像一艘弯弯的船,而有人却告诉她那是圆圆的满月。既然她从未看过月亮,而月亮却又在变化,她便自然觉得它就是一个会撒谎的孩子。如此想着,我自责不已,她的造句是想让我这位老师告诉她困惑在她心中已久的确切的答案,我的回答,却如一阵冰冷的风,让她原本生机勃勃的春天迎来阴霾寒冷的冬日。

    ⑧第二天在学校上课,我拿她的造句“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问学生们是否正确,一大半的学生都否定了这个句子,可当我将女孩的故事陈述给他们听时,那些幼小善良的心灵一下子便被感动填满,恳求我带他们去见这位女孩子。

    ⑨当我的40多个学生排成一排,依次出现在女孩家里,并说着“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的造句真美时,女孩愣住了,然后冲上来,抱住我,哭了。她说,从来没有人对我这么好。最后学生们相拥一起,强烈要求女孩跟他们一同到我们的学校上学读书,做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女孩允诺了,那是她第一次,抬起头,正视我们。那浅浅的酒窝里,绽放出一朵灿烂的自信之花。

    ⑩数日后,我收到了女孩家长的来信:“孩子从未见过月亮,也看不见,但是,老师您却在她心中勾勒出一轮美丽的月亮。相信,那皎洁的月亮,会让她走出迷顿、困惑与自卑的时光………”

    ⑪读完信,心中徜徉着一种温暖的幸福感。是啊,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这是我听过的世上最动人的句子。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轻 放 

                                                                                                    安宁
       (1)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2)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3)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
手呢?”
     (4)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5)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
   (6)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7)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8)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弃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9)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10)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11)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 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