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重视医学,政府设有各类医疗机构。宋初设翰林医官院,掌供皇帝医药及承诏视疗众疾,又设太医局,掌疗官吏军民疾病;以“恤贫疗疾”为宗旨的社会救济设施也随之建立,如宋初所设东、西福田院,用以“养京师老疾穷丐者”。同时政府建立了将翰林医官院中医官剩员派往地方行政单位服务的“驻泊医官制度”。政府还经常性地施药济民,尤其在疾疫流行时,更是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诊治灾民。如“淳化三年,汴京疾疫流行,命太医局选良医十人,给钱五十万为市药之资,给以病者汤药、诊视之。”此外,政府重视医官考核和医学人才培养,如“乾德元年,命太常寺考翰林医官技艺,黜其不精者。”为总结前代医学经验,政府也多次下令征集医书、方论,对之进行校订、编辑和刻印出版。与此同时,在商品经济活跃的大都市,医药普及程度已相当高,闹市摆摊卖药、走街串巷行医者、医官药铺数量众多。总之两宋时期,经过政府和民间各阶层的努力,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医药知识得到普遍推广。

——摘编自朱瑞熙等著《宋辽西夏金社会生活史》

材料二

18世纪初,英国为穷人提供医疗服务的政策大都由教会或救济院完成,虽然有医生得到政府的公共基金照顾贫民,但法定的医疗政策仍未提出。医疗保健主要还是自由市场和民办组织的事情,但无论教会还是政府提供的医疗服务,对穷人来说都是相对有限的。这一时期,人们可能把多数医疗描述为“等级社会的市场”。内科医生得到贵族信任,外科医生是有权有势者的随从,也可能为当地贫穷病人或者伤员提供服务的修补工,药剂师出售药物也附带看病。18世纪后期,医疗制度渐趋完善。政府将改善医疗状况作为完善城市工业经济条件的一项方案。信息传播的改善也使报纸上刊登许多医学专利广告。同时医学也被自然哲学和科学原则为基础的社会有序化所感染,医学开始像牛顿的物理学一样具有确定性。在此基础上私立的医科学校与医科教学制度也被逐步建立。

——摘编自罗伊·波特《剑桥医学史》

请回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7-01 12:38: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