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 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Dear Tom,

    I'm glad to hear that you are very interesting in Guoxue.Let me to give you a simple introduction to it.

    Generally speaking,Guoxue refers to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hat includes philosophy,literature,history,music,painting and so on.Guoxue has been playing an increasing important part in China,especially for them students.Not only did it tell us how to study,but it also teaches us how to live.More and more Guoxue courses is given in schools of different levels all over China.

    If you want to get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Guoxue,you are welcome to China to learn it,feel it and enjoy it.I'm sure you'11 benefit from living in two different culture.I'm looking forward to see you soon in China.

Yours,

Wang Kai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2-19 03:01: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①interesting→interested②去掉to③that→which④increasing→increasingly⑤them→us⑥did→does⑦is→are⑧get后加a⑨culture→cultures⑩see→seeing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头条新闻

周波

    那天,市报张编辑打来电话。

    “你的稿子明天见报。”他说。

    “暂时不要发。”我说。

    “为啥不发?都编排好了。”张编辑不解地问。

    “等等,过几天再发。”我嘿嘿一笑。

    张编辑是我的朋友,平时很要好。自从我调到D县县委报道组之后,我们俩关系越发亲密。每当县里举办大型活动或者有领导感兴趣的新闻时,通过他就能顺利发稿,为此我常得到领导的赞许。

    过了几天,张编辑又催我。

    “稿子不是写得很好嘛,咋不发?”他问。“再等等,我让你发时你再发。”我说话的腔调像是他上级。“搞啥鬼?下回再来稿子我全封了它。”他笑着说。

    “宁愿让你封了其他稿子,这个稿子我现在是绝对不发的。”我说。“那你这么早寄来做啥?”他很好奇。“随时准备着发稿,谁说我不发了?”我说。“这么重要?”他说。“确实很重要。”我哈哈笑着说。

    一个月后,我主动打电话给张编辑。

    “星期三请把这篇稿子发出来。”我说。

    “你是市委领导还是我的上级呀?想发就发,想不发就不发。”他有点生气。“求你了,帮兄弟一把,我有要紧事。”我压低声音,怕被旁人听见。

    “真搞不懂你,好吧,我答应你星期三发出来。”张编辑说话时声音里满是疑惑。“要发在头条哟。”我说。

    “啥,发头条?这报社是你家办的呀?上次可以帮你发头条,这回不敢保证。”张编辑有点火了。

    “无论如何都要发头条,下次来我请你上县城最好的馆子。”我说。

    “不行。星期三还不知道有啥重要事要登呢。报社的规矩你是知道的,中央领导重要讲话必须放在头条,再说还不知市里有没有重大新闻呢。”张编辑说得很认真。

    “那至少放在很显眼的位置,不放头条就放二条,报眼也行。”我挖空心思想着各种办法。“你小子越来越不像话了,好吧,看你的命了,我能帮就帮。”张编辑说完就挂了电话。

    星期三早上,省里来了大领导,带队的是水利厅厅长。厅长和一帮专家学者风尘仆仆地赶到市里,准备先在宾馆里听各县区主要负责人汇报。“报纸出来了吗?”我一大早打电话给张编辑。“你吉人吉相,横头条,大三栏。”张编辑挖苦我。“真的呀,太激动了!请再帮兄弟一个忙,速送到阳光大酒店大堂和所有房间,尤其是301房间必须送到。”我急切地说。“我给你打工呀?”张编辑口气有点不耐烦。“省水利厅厅长来了,上午要听各县区汇报海塘建设情况,我们书记、县长已经赶过去了。”我说。“你小子原来在搞大策划呀,怪不得一直等着不让发稿子,连我也被你蒙了一个月。”张编辑哈哈大笑起来,“好,再帮你一次,我马上让送报员送过去。”

    阳光大酒店外悬挂着条幅:“热烈欢迎领导及海塘工程视察组莅临我市指导!”

    横幅迎风招展。301房间内,厅长津津有味地看着刚十万火急送达的当日报纸。

    “《建千里海塘,筑钢铁长城》,好!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这么脚踏实地地去做,D县的经验值得在全省推广。”厅长满面春风地对D县县长说。

    “我们的工作做得还不够,以后要更加努力去做。”县长也兴奋地说。“我看这次其他地方就不去了,现在就去D县看看。”厅长吩咐随行秘书。“厅长还没听我们汇报呢……”其他各县区的领导面面相觑,嘀咕着。

    “还要听啥?房间里能听出啥名堂来?你们看人家D县工作做得多到位,做出成绩就要奖励嘛。”厅长边说边拿着报纸走出了门。

    据说,狼多肉少,各县区都在积极争取,那笔海塘资金原定落至A县,A县已预先吃了“定心丸”。却料不到,厅长把1 000万海塘资金放到了D县。

    年底,那篇头条新闻获了奖。县长被调到市里当水利局一把手,想不到,他点名要我跟他一起走马上任。

(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