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调动和运用所学国情国策的有关知识和自主学习获得的有关知识与经验,运用你的理性,写一则时事短评。

******在2018年5月28日两院院士大会上吹响了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纵观世界主要科技强国的发展历程,回顾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走向强起来的奋斗历史和现实、瞻望未来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前路,需要我们准确把握科技大势和发展需求,清醒认识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挑战。

一,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依旧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缺乏提出新科学思想和开创新科学领域的能力;缺少引领世界科学发展方向的科学大师;标志性的重大原创新理论成果有待整体突破;具有显著贡献和影响力的重大科技突破性成果很少。有统计表明,2017年,全球创新企业100强中,美国39家,日本34家,中国仅1家;2012-2016年全球重大科技突破性成果按归属单个国家统计,中国也仅入围3次。

表:2012——2016年重大科技突破性成果归属于单个国家分布

所属国家

入围次数

比例(%)

所属国家

入围次数

比例(%)

美国

111

44.9

中国

3

1.2

英国

14

5.7

荷兰

3

1.2

德国

8

3.2

奥地利

2

0.8

日本

5

2.0

俄罗斯

1

0.4

加拿大

5

2.0

以色列

1

0.4

二,我国中高端科技供给能力不足。一些领域缺“芯”少“魂”,关键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例如,我国航空发动机、高端数控机床等战略高技术领城的核心技术和装备仍不能自给,约90%的高档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严重依赖进口。基础软硬件和高端信息设备严重依赖进口,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国产化比例很低。 而且对于航天、信息等涉及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领域、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甚至禁止与我国进行研究与开发合作。

三,激发创新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鼓励和包容创新的文化土壤尚需厚植。当前,学风浮躁、过度追逐名利、抄袭剽窃、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现象未根本上受到遏制。人才评价中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等现象依然严重。一些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跟踪模仿倾向依然存在普遍性,急功近利、功利主义等违背科学精神主旨的价值观仍具有“广泛市场”和“深厚基础”。崇尚理性、鼓励创新、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未形成“气候”。

资料:《科技强国建设之路:中国与世界》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4-05-28 08:19: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科教兴国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抉择。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驱动力。 我国科教和教育虽然取得很大进步,但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现代化建设还有一定距离。推进科教兴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