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座有91年历史的地标性建筑的桥梁位于某市最繁华地区,这里也是交通枢纽和城市咽喉。可是这座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桥梁又处于城市火车站改造工程范围内,市政府准备启动实施桥梁改造方案,或移走或改造。是要它原样不动,还是要高铁进城?这一事件引发了各界争论,主要有如下两种声音:

    建筑艺术保护者们认为,无论从城市历史景观还是历史建筑保护上讲,改变桥原有的结构、材料和体量,无疑会造成对该桥的破坏。“当年的建筑工艺已经失传,原料也不具备了,一旦拆除就不可能恢复原貌。”

    火车站改造工程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说法:“高铁不进入主城区中心区域,百姓享用高铁的便利程度就打了折扣,而桥梁自身的使用年限、结构安全的问题也日益突显……”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8-02 06:15: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参考例文】

花落知多少

当历史文化的保护不幸与现代化建设相冲突,当重点保护的文物桥梁影响到了交通建设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拆不拆?改不改?这成了考验现代政府的一道难题。

历史建筑大多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在岁月的风雨冲刷后,他们成了城市的一个地标,一张名片。它们就像是城市的年轮,纹路或深或浅,映照着那些悠久绵长的岁月中曾属于它们的辉煌。很多时候,它们是城市的灵魂。

因此,保护历史建筑的意义便不言自明。一座缺了灵魂缺了历史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神俊,小名提。少以才学知名,为太常刘芳所赏。释褐奉朝请,转司徒祭酒、从事中郎。顷之,拜骁骑将军、中书侍郎、太常少卿。出为前将军、荆州刺史。时四方多事,所在连兵。萧衍遣将曹敬宗来寇,攻围积时,又引水灌城,城不没者数版。神俊循抚兵民,戮力固守。遣都督崔暹、别将王罴、裴衍等赴援,敬宗退走。时寇贼之后,城外多有露骸,神俊教令收葬之。征拜大司农卿。肃宗末,除镇军将军、行相州事。于时葛荣南逼,神俊忧惧,乃故坠马伤脚,仍停汲郡,有诏追还。庄帝纂统,以神俊外戚之望,拜散骑常侍、殿中尚书。追论固守荆州之功,封千乘县开国侯,邑一千户。转中书监、吏部尚书。

    神俊意尚风流,情在推引人物,而不能守正奉公,无多声誉。有钜鹿人李炎上书言神俊之失。天柱将军尔朱荣曾补人为曲阳县令,神俊以阶县不用。荣闻大怒谓神俊自树亲党排抑勋人神俊惧启求解官乃除右光禄大夫寻属尔朱兆入京乘舆幽执神俊遂逃窜民间。出帝初,始来归阙,拜散骑常侍。孝静初,行并州。寻除骠骑大将军。入为侍中。兴和二年薨,年六十四。赠都督雍秦泾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司徒公、雍州刺史。

    神俊风韵秀举,博学多闻,朝廷旧章及人伦氏族,多所谙记。笃好文雅,老而不辍,凡所交游,皆一时名士。汲引后生,为其光价,四方才子,咸宗附之。而性通率,不持检度,至于少年之徒,皆与亵狎,不能方重,识者以此为讥。

(选自《魏书·李神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