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碱性锌锰电池的总反应是:Zn + 2MnO2 + 2H2O =" 2MnOOH" + Zn(OH)2,电解质是K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碱性锌锰电池是二次电池

B:MnO2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反应消耗 0.65gZn,有0.01 mol电子发生转移

D:电池正极的反应为:Zn + 2 OH–2e=Zn(OH)2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2-13 08:18: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B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小题。

你让我成为最好的自己

张亚凌

    抬头,天蓝云白,鸟儿高翔,再没有比这更美的意境了。

    回眸,凝视,三十年前清晰如昨。

    记得是个午自习,我们刚升入初三的第二周。正在做作业,却见老班旁边站着一男生:高而瘦,洁净、整齐到让人觉得失真。从这男生的目光里,我只看到一个词,沉静。而我们班那些傻小子呀,裤袋耷拉下来当潇洒,拖着鞋走路以为成熟。老班指着他介绍了一句:“高翔,从北京转回来的。”

    每每下课,我们像终于盼到了放风时间的囚犯,推着搡着冲向教室外面,尽情尽兴似乎又很无聊地蹦着喊着。而高翔,总是静静地坐在靠窗的座位上,看着窗外。阳光透过玻璃刚好落在他的脸上,细碎的阳光也化不开他一脸的沉郁。

    马上就有好事者打听出来了:高翔的爸妈都是搞什么研究的,爸爸因为辐射太大,病故了;妈妈要改嫁,只有一个孙子的奶奶便硬将高翔从北京带了回来。

    高翔的作文总被语文老师当范文。也记得语文老师的评价一成不变,什么“语言、思想深度远远超过你们”,什么“那种好是你可以读出,可以捕捉到,就是说不出的”。倒是我自己,每每老师读高翔的作文时,就闭了眼,游走在高翔的文字里。

    高翔的各门功课都是无可挑剔地好,好到让我们所有人都望尘莫及,他每一次的总成绩都比第二名高出几十分!

    我开始写日记,日记里似乎也笼上了一层忧伤,处处都是高翔作文的影子。班上很多大大咧咧的女汉子,都是在高翔出现后迅速收敛、回归女孩,并开始用功的。在女生宿舍里,每天晚上永恒的话题就是高翔。

    记得那时中考,竞争也很是惨烈,一个班七十多学生能考上高中的只有十几个。八个班里似乎不怎么被看好的我们班,成绩倒出奇地好。老班说:“真是奇了怪了,边沿上的好几个女生,本来都没啥希望的,却幸运地考上了。”呵呵,真是幸运吗?你没看见她们为了向某个人看齐、你追我赶?

    1998年,闺密婷婷将去英国进行为期三年的学术交流,她羞涩地告诉我,她曾很喜欢高翔,才拼命地学习。她一直觉得,只有更加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才配喜欢他。

    而我,从初三开始发表第一篇习作就再也没有停下来。直到今天,成为各大刊的签约作家或专栏作家。

    回首,天高云淡,而我们,都已高翔。

(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放鹤亭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十二。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客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