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和小华是好朋友,两人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有一位过路人向他们问路。小明很热心地向过路人介绍,可那人还是不明白。站在旁边的小华很不耐烦,对小明说:“你别管得太多,我们还是赶紧回去踢足球去吧!”请评价小明和小华的行为。
(1)小明的行为是正确的,而小华则是错误的。(2)因为人生活在社会中,应该心中有他人,为他人开一朵花。小明能为他人付出,有着高尚的品格和天使般的心灵,为自己人生增添了光彩。
材料一:在王阳明(1472—1528)生活的时代,也就是15,16世纪之间,很多人对笼罩在社会生活之上的官方政治意识形态和始终控制士人知识与思想的科举制度已经相当反感,尽管大多数士人还是年复一年地按照官方认可的教条在背诵,但是,士人中间已经有相当多的另类取向。特别应当看到的是,当时的社会生活已经有相当大的变化,种种迹象表明,在嘉靖以后,民间社会渐渐拥有较大的空间,市民生活风气也趋向多样化,伦理同一性的约束越来越小,而官方的控制也越来越松弛。1579年,何心隐被杀,表明这种追求自然自由的思想在强调社会秩序的社会中初次受挫,而1602年,李贽的自杀似乎是这一狂飙时代结束的象征性标志。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材料二:马丁·路德是神学博士、威腾贝格大学神学教授、威腾贝格修道院院长。1510年,他带着虔诚的心情朝拜罗马城,看到的却是一片腐败。他痛感个人无力无助,再研读《圣经》,发现保罗的训诫有“义人必因信得生”;《福音书》中说,耶稣基督之死已经代替人类在上帝面前赎罪,只要信仰耶稣,就可以得救。他顿觉彻悟,认为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罗马教廷的一整套制度和神学理论已经背离了基督教教义。此后他开始倡导“因信称义”,认为信仰的本质是内心活动,而不在于形式和行为,每个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基督徒在上帝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可以通过《圣经》直接和上帝对话,不用神父做中介。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①对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
②对个人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注意保密
③遇到问题,要学会求助
④慎重交友,拒绝与网友交流
如图1是a、b、c三物质溶解度曲线图,按要求答题:
①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依次是A、B、C,则A、B、C的大小顺序为 ____ ;将这三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 .
②a中混有少量b,提纯a应用____ 方法.
③在t1℃的200g水中加入60g b物质所得溶液中b%=____ .
④列举两种不同状态的物质,要求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符合曲线c的变化,写出其化学式 ____ 和 ____ .
⑤如图2所示,烧杯内的试管中分别盛有含a、c两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并搅拌均匀,一会儿后,试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减少的是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