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如图所示,弧形轨道AB末端与水平左面在B点相切.质量m=0.5kg的小滑块,沿弧形轨道下滑,从B点以vB=2m/s的速度水平飞出.若桌面离地面高度h=0.45m,规定地面的重力势能为零,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5-24 09:04: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表

时间

占世界GDP(世界=100)

人均GDP(1990年国际元)

中国

西欧

中国

西欧

1500年

25

17.9

600

798

1600年

29.2

19.9

600

908

1700年

22.3

22.5

600

1033

1820年

32.9

23.6

600

1245

——数据来源:【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16至19世纪初(约明正德到清嘉庆年间),中国执世界经济之牛耳,早期的工业化得到长足发展,海外贸易长期顺差,白银大量流入。但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加快走向衰败,与西欧、北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摘编自王信《明清外贸顺差、白银流入及对经济的影响》等

材料二:在十五六世纪的明朝中期,白银终于取代了明朝政府原来法定的“大明宝钞”,成为通行的主要货币。……白银之成为主要通货,是商业繁荣,尤其是棉布、粮食、食盐等日常生活用品的远距离贩销的结果。

    由于商业的繁盛,16世纪下半叶,货币不足以支付商货的交易,政府不得不加大铜和银的生产。但明中叶国内白银产量也只有二三十万两,不足以应付市场流通的需要。而恰在此时,美洲的白银来到中国。……据估计,在16世纪后期到18世纪初130年时间里,从南洋运入中国的美洲白银,加上中日贸易而运入的日本白银,中国白银总数达到2亿两的规模。(注:到19世纪初,尽管中国大量进口鸦片,导致白银外流,但由于美国商人用银购买茶叶等物,白银仍净流入中国)这必然促进市场繁荣,加速经济的白银化。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