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二氧化碳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罪魁祸首,为消除二氧化碳的污染并使其转变为有用物质,全世界的化学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科学家找到了一种名叫二硒化钨的金属化合物,通过处理,在阳光作用下,使二氧化碳较易分解成一氧化碳和氧气,用一氧化碳可轻松获得多种能源物质.如CO和H2可以合成甲醇.

在10L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2充入CO和H2,若充有10molCO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

测得平衡时CO的转化率隨温度变化及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

p2、T2时,n(C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t/min

0

1

3

5

n(CO)/mol

10

7

5

5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4-16 04:54: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幅由英国艺术家斯科特于1860年创作的绘画作品。画的前景是一间制造车间。在画的中央,三名强壮的工人正在挥锤打铁,画面的下边,有一台由罗伯特·斯蒂芬森公司制造的蒸汽机车。事实上,就在画面的下面背景处,还有一台这样的蒸汽机车正在通过斯蒂芬森的高架铁路桥。车间里的其他工业产品也是铁制的;锚、航海用的空气泵、带滑轮的重型铰链。

——选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自然科学走到了工业生产的前面,成为技术革命的先导;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的电力技术就是电磁理论的直接产物。西方国家生产剧增,由于在最新技术上兴办重化工业,需要集中巨额资金,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一批拥有数以十万计工人的大企业纷纷建立起来,因此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

材料三: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机械设备等也漂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市出现生产凋敞,经济萧条的状况。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