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张德江同志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同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同志为国务院总理。这表明全国人大具有 ()
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提纯的谷氨酸钠结晶就是我们生括中用于炒菜的一种调味料—一味精。它能增加食品的鲜味,引起人们的食欲,有助于提高人体对食物的消化率。但从健康的角度出发,但味精的摄入会抑制神经、妨碍骨骼发育,诱发高血压和糖尿病。味精能增加人类的食欲,但却会缩短人类的“保质期”。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事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必须立足于人们的需要,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实现
③我已经成功实现了对食品鲜味的肯定及对人类“保质期”的否定
④矛盾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依存与贯通,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①根据图象,给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时,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____(选填“水比较多”、“煤油比较多”或“一样多”);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____的吸热能力强些.
②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则煤油的比热容是____J/(kg·℃).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小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贾诩①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张绣在南阳,遣人迎诩。诩遂往。太祖②比③征之④,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⑤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⑥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服。 (选自《三国志·贾诩论战》) 【注释】①贾诩: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后投靠曹操。②太祖:指曹操。③比:连续。④之:指张绣,东汉末年的军阀。⑤促:赶快。⑥亟(jí):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