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瘐、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黛玉听说,便命紫鹃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4-09-25 05:57: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以下材料,说说以下化学探究活动是由哪些环节组成的,将其分别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燃烧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一种化学变化.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燃烧为人类带来了光明,如果失控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人类必须了解物质为什么会燃烧,才能控制燃烧,使其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小童想: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____ )

(1)可能需要一种可以燃烧的物质;

(2)可能需要一定的温度;

(3)可能需要氧气.(____ )

小童设计了实验方案:

实验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小木条和小石子,将它们分别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小纸片、小木条、小煤块,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实验现象,比较三者点燃的难易程度.

实验3:在桌面上点燃两支蜡烛,在一支蜡烛上方罩上250mL烧杯,观察实验现象.(____ )

小童对实验现象进行了记录和分析:


实验现象

得出的结论

 实验1

小木条燃烧了,小石子不燃烧.

燃烧需要可燃物

 实验2

小纸片最易燃烧,小木条次之,小煤块最难燃烧.

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温度.

 实验3

 桌面上的蜡烛正常燃烧,罩上烧杯的蜡烛燃烧一会儿就熄灭.

 燃烧需要氧气.

小童归纳总结,得出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氧气.(____ )

小童觉得,通过这次探究活动,知道了燃烧的条件,能解释钻木取火、森林灭火等现象和原理,并且体验了像科学家一般探究学习的乐趣.(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