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画堂春·寄子由

(宋)苏轼

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睛和。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

a    (选自《苏轼词全集》)

  【注释】①这首词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同一年,此时作者在密州,其弟在济南。②湖:指柳湖.在今淮阳,苏轼兄弟俩曾在此泛舟。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12-30 03:02: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步提高优抚、社会救助标准,实施好临时救助制度。调整完善自然灾害生活补助机制,全部完成去年洪涝灾害中倒损民房的恢复重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城乡困境儿童保障。关心帮助军烈属和孤寡老人。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县级政府要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协调机制,切实做好托底工作,使困难群众心里有温暖、生活有奔头。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锲而不舍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决不允许他们的辛勤付出得不到应有回报。”

材料二:******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