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心,就是要使灵魂有个安顿的场所。(A)隐逸之士往往通过亲近大自然,获得一种与天地自然同在的精神超脱。(B)他们往往在山川景物中忘怀世事、颐养情志、寄托理想。(C)陶渊明就有过“贫富常交战”的切身感受,朝廷使者的不时光顾、同学少年的飞黄腾达,都必然带来强烈的诱惑。(D)隐逸之士只有坚守基特殊的价值取向和人格追求,才能从身心两方面来战胜富贵的诱惑。
A:A
B:B
C:C
D:D
已知:反应I:4NH3(g)+6NO(g)⇌5N2(g)+6H2O(l)△H1
反应II:2NO(g)+O2(g)⇌2NO2(g)△H2 (且|△H1|=2|△H2|)
反应III:4NH3(g)+6NO2(g)⇌5N2(g)+3O2(g)+6H2O(l)△H3
反应I和反应II在不同温度时的平衡常数及其大小关系如下表
温度/K
反应I
反应II
已知:
K2>K1>K2′>K1′
298
K1
K2
398
K1′
K2′
19世纪60年代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的事是 ____。
①如图,小圆用硬卡片两次快慢不同的划过梳齿,小夏听到不同的声音,该实验所研究的声源是____(梳齿、硬纸片).
②小夏在一根较长的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小圆在铁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口处可听到____次敲击声,这是因为____.
如图所示,是李军同学用无色塑料瓶“热加工”成的空心三棱镜,里面注满水,光线投射到这个棱镜的一个面上,这条光线通过棱镜后光路的方向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