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管。
── 摘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 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念》
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一个物体孤立静止放置在某个支承面上时,它对支承面的压力与它受到的重力是否相等?某科学兴趣小组针对这一问题做了如下实验:将重为5牛的木块A放在一块木板上,改变木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测量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再换用重为10牛的木块B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有关测量数据填入下表。
表一
木块
实验序号
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度
重力/牛
压力/牛
A
1
0
5
2
18
4.75
3
26
4.5
表二
B
4
10
9.5
6
9.0
对一名中学生来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