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
B:2,3
C:(0,3
D:(2,3
阅读《一笑》,回答问题。①齐白石老先生有一句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②人生于天地之间,有人称赞,就一定会有人诋毁。这就像天气一样,有晴就有阴,有阳光普照,就难免有阴雨绵绵。这道理也许人人都懂,但真正能做到齐老那两笑,并不容易。③别人夸奖,自然欢喜,高帽子谁不愿意戴呀!清代大才子袁枚,少年聪慧,秉赋过人,二三十岁就官拜七品县令。赴任之前,袁枚去向他的老恩师——清乾隆年间的名臣尹文端辞行。尹文端问:你此去赴任,都准备了些什么?袁枚老老实实地回答:学生也没有准备什么,就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尹文端一听就有些不高兴,说你年纪轻轻,怎么能搞这一套,还是要讲究勤政务实呀!但袁枚说,老师你有所不知,如今社会上的人大都喜欢戴高帽子,像您老人家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真是凤毛麟角呀!尹文端听罢此言,很是受用。袁枚不愧为才子,对世事洞明如镜,在不知不觉中,就将一顶高帽子送给了尹文端。④连自以为高明的尹文端,都做不到“人誉之,一笑”,何况普通人呢。如果一个人真正能做到“人誉之,一笑”,那么他无论做什么都能够了然于心,淡然处世,其人生境界就已经有了一定的高度了。⑤更进一步,如果能够做到“人骂之,一笑”,那就更是了不得。⑥有一段时期,释迦牟尼经常遭到一个人的嫉妒和谩骂。对此,释迦牟尼并没有恶语相向给予回击。他心平气和,一笑了之。直到有一天,这个人终于骂累了。这时,释迦牟尼微笑着问他:“我的朋友,当一个人送东西给别人,别人不接受时,那么这个东西属于谁呢?”这个人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属于送东西的人自己了。”释迦牟尼又问:“ ”这个人闻听此言,一时语塞。从此,他再也不敢谩骂释迦牟尼了。⑦面对突如其来的诽谤和指责,释迦牟尼不为所动,表现出了少有的冷静与清醒。他不理睬,也不还击,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而是以他慈悲宽大的胸怀,让指责无处落脚,将谩骂化解于无形,让对方最终自惭形秽,败下阵来,而且,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⑧面对无聊的诽谤与谩骂,有时候,一笑其实就是最有力的还击。
学***主席长期身体力行、大力提倡、反复阐述的一个重大问题。从正定到宁德,从福建到浙江,从上海到中央,他工作一处就讲到一处。***主席之所以如此重视学习,是因为学习( )
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非常轻松,只有乐没有苦
③有利于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 ④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发展、不断超越自己
读图“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题.
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我很爱戴我的老师,但也很害怕我的老师;我有许多话想和老师说,但又不敢说我希望能和老师成为朋友,可又担心老师瞧不起我。”这是很多同学内心的矛盾。对此,你给出的建议是( )
①亲近老师,主动热情地与老师交往 ②对老师有礼貌,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
③老师是长辈,对他们敬而远之 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