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九十年前的今天,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宰割和瓜分,国家危在旦夕。而全国人民却仍然处于宗法制度、三纲教义和纲常伦理的束缚之中,做顺从的奴隶。袁世凯1915年5月25日在二十一条卖国条约上签字,12月12日宣布登皇帝位,在同年9月15日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出版了,揭开了我国启蒙运动的序幕。

材料二:陈独秀提倡启蒙运动,并不是仅仅在唤醒国人起来救中国于危亡之际,这固然是他的直接的目的,他的更长远的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封建纲常伦理的奴隶思想,把国人推进到自由、民主与科学的现代观念,从而为中国进入现代国家先进之林创造条件,这才是陈独秀发起启蒙运动的真正目的。

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是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德、旧政治、旧思想,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

——余孚《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5-26 03:03: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作文。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③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英文大写字母A、B、C……  代替;④不得抄袭。
      (1)题目:勇气
      有一天,毛毛虫问蝴蝶:“我要怎样才能变成一只蝴蝶?”
      “要成为蝴蝶,首先要有飞行的渴望,其次要有勇气冲出束缚你的安全、温暖的茧。”
      “那不就是死亡吗?”
      “表面看是死亡,实际上是新生。在现实生活中,这就是差别,有的成为蝴蝶,有的因逃避而死亡。”
       某些时候,不是因为难我们才不敢去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去做,事情才变得困难。关键是要有勇气冲出去!冲出去,才有希望! 请以“勇气”为题写一篇文章。
      (2)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不脱离材料内容,任选一个角度立意,自拟标题,联系生活,写一篇文章。
      ①有位名人说过:“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②每个人的前方,都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崎岖但充满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远方,因为总有人因为没有倒掉鞋子里的沙子而疲惫不堪,半途而废。
      ③也许长途跋涉,远方的高山依然遥远,但还是要去抓住生命的每一瞬间,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创造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