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原产于美洲的巴西龟引入中国后,被不少人当成宠物饲养。然而,研究发现,繁殖力和捕食能力都很强的巴西龟,从进入野生环境,就会抢夺本土龟类的生存空间,使本土龟类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世界自然保护动物联盟将其列为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呼吁人们警惕巴西龟的侵害。这一警告依据是(   )
①尊重自然固有的客观联系,不能人为地干扰生物的生存条件
②认识生物间的制约关系,不要人为地改变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
③认识环境的具体联系,尊重生物原有的生存条件和环境
④保护本土生物的生存环境,应防备和消灭最危险的入侵物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2-24 03:48: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B

同类题2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孙中山被称为“国父”(中华民国之父),凯末尔被称为“土耳其人之父”。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凯末尔有“凯末尔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改革主义,世俗主义和共和主义。凯末尔是一位实践家或实用主义的政治家。他的言论往往是根据实际经验,针对具体形式而作出的。

    凯末尔主义“六个原则”中,字面上没有提“民权”“民生”,但“共和主义”指明“人民统治”而非专制独裁,“平民主义”主张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职责是为人民谋福利,与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原则一致。凯末尔改革中,把法制改革放在核心位置,用法律保障民权,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人民受教育和谋发展的权利。“世俗主义”主张废除一夫多妻的落后制度,消减宗教方面的禁锢,使社会生活世俗化。“国家主义”鼓励私营经济,保护农民的私有财产。凯末尔主义中的“民权”“民生”问题,是制度变革和国家建设过程中的经脸总结。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听起来入情入理,其实只是他个人的构想,至少在他活着的时候,尚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北伐后,国民党取得全国政权,理论上尊奉孙中山三民主义,实际上既未兴民权,也没有解决好民生问题。……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早,但直到1925年去世时“革命还未成功”,留有遗憾。凯末尔领导民族独立战争,三年多就取得成功。

——摘编自王三义《怎样评价历史上的国父们?——从凯末尔与孙中山的“成”“败”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