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1甲),看到手指____ 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1乙),看到房屋____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光屏上像

的大小

40

13.5

缩小

30

15

缩小

20

20

等大

15

30

放大

10

光屏上没有像

8

光屏上没有像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____ 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明在图2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 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结论与应用]

(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 ,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____ .

(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____ 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____ 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0-04-26 04:01: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放大,缩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长,远离,缩短 

同类题5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经济“调整(或退却)”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这种权宜政策,于是它被立即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这一政策允许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我们必须退却,而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材料三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