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于2015年12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义乌镇举行,大会围绕“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展开讨论,凝聚共识。

乌镇文化属吴越文化,地处江南水乡,有6000余年悠久历史,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乌镇名人荟萃,从1000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诗人总集编选者梁朝昭明太子,到矛盾、鲁迅等文化名人,为乌镇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今,乌镇依托互联网,再次插上腾飞的翅膀,在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碰撞中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乌镇已全方位融入“互联网+”的元素,民情二维码、智慧自行车、智慧信息亭、互联网医院、智慧养老院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网络化、智慧化”,“传统和现代、人文和科技融合发展”,千年乌镇演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智慧”小镇。

“乌镇,来过,便不再离开”。让乌镇声音引领互联网未来,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互联网空间命运共同体。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乌镇文化焕发青春活力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1-13 06:46: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①乌镇文化在继承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与创新,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乌镇文化实现了人文和科技的融合发展,推动乌镇文化的腾飞。
③乌镇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互联网大会使乌镇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创新,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去非洲南部之前,一位朋友告诉我,一定要游览莫西奥图尼(ní)亚大瀑布,还要买一两件木雕工艺品。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在大瀑布的不远处,有不少出售木雕工艺品的摊点。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láng)满目,各式各样,想到朋友的叮嘱,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
    忽然,我的目光停留在几个坐凳上。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tuó)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gòu)思新奇,大象雕得栩(xǔ)栩如生。
    “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我捧着象墩(dūn),仔细观赏,爱不释(shì)手。正要掏(tāo)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yù)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diān)甸的象墩子?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kěn)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lún)次。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hàn)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我们住的宾(bīn)馆就在瀑布附近。晚饭后,我们到宾馆外的小树林里一边散步,一边聊天。瀑布的响声清晰可辨。暮色中,我忽然发现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坐着一位少年,晚风吹拂(fú)着他的衣襟。他听到谈话声,来到我们面前,原来是白天卖木雕的那个少年。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biāo)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