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实践与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并能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某校七年级(2)班的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第三单元“学会学习”这一专题时,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了课题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就初中生中厌学、辍学原因展开调查。经过调查发现:
其一:部分中学生退学不是因为家里贫穷而是由于家长的不支持。一些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并不是很高,看问题也只顾眼前利益而抛开了长远利益。他们认为孩子上学就是在乱扔钱,什么好处也得不到,还不如回家种田或外出打打工,可以赚些钱。
其二:部分学生厌学是因为对学习悲观失望,毫无信心。一部分学生也曾经努力过,但由于认识、动机、意志状况等因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很少甚至从来没有体验过成功的快乐,从而将兴趣转移到电子游戏等地方,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辍学。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5-14 09:01: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小巷深处》,回答相关问题。
       巷口摆着小摊就是维持着我们这个贫穷家庭的唯一希望。夏天,母亲就如同一尊雕像,执著地守候在一个大大的冰棍箱旁,毒辣的阳光把母亲原已黝黑的皮肤晒得黑里透红,日复一日,竟成古铜似的颜色;因盲眼而被忽略了的手,总是留着黑而长的指甲;身上的衣服早已辨不出色彩来。但令人不解的是,我一直觉得她的生意总比别人的好,有时一天下来,竟收入十多块。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很让人满意的数目。我曾经问她做生意的秘诀,她总微笑着说:“坐在太阳最毒的地方守着卖,是绝对不会错的。”那一刻,我才知道,这比别人多赚的每一分钱都凝聚着母亲加倍的血汗啊!到了冬天—冰棍无处可卖的季节,母亲就会操起针线缝制出二十多条棉被,租给赶集的或帮工的乡民,每晚租金四毛到六毛不等。于是,整整一个冬天,母亲又忙于拆拆洗洗缝缝补补。
       由于她的辛勤劳作及苦心经营,我们这个家居然也过得有声有色——饭桌上经常能见到荤菜,我衣服上的补丁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少,直至没有。有很多次,看着母亲太劳累,我极想帮帮她,可她总是生气地说:“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好生读你的书去。”所以在这个家里,虽然苦点,我却被调养得像个千金小组——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只知道读一些母亲不懂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