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1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Lucy: Hello, Mary, you look really tired. What's the matter?

Mary: I didn't go to sleep ____ midnight last night so I didn't get enough sleep.

Lucy: Sorry to hear that. Why don't you go to sleep ____ (early) tonight?

Mary: I hope so, ____ I have two after—school classes today. So I can only start ____ (study) after dinner.

Lucy: Maybe you should tell your parents ____ you can't do so many things.

Mary: I did, but they think it's important that I take more after—school ____ (class).

Lucy: Well, they ____ (possible) want you to get into a good senior high school.

Mary: Yes, I guess that's ____ reason.

Lucy: You should talk to your parents again. Explain that you need to get enough sleep to stay ____ (health).

Mary: That's a good idea. OK, I'll try to talk to ____ (they) again.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02 01:43: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until,earlier,but,studying,that,classes,possibly,the,healthy,them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汽车尾气,都市中的“无形杀手”

袁中银

    ①对于都市中的人们来说,危害最大的恐怕就数有“城市无形杀手”恶名的汽车尾气排放物所造成的空气污染了。

    ②汽车尾气中多达150—200种无机和有机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反应物。现已测定,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物质里,69%的铅,70%的一氧化碳,33%的二氧化碳,35%的烃类化合物,都是汽车排放的。汽车尾气污染占整个大气污染的60%,最高的地区可达90%。

    ③既有污染,必有危害。以汽车尾气污染与肺癌死亡率的相关性为例:当道路车流量定值为1000辆次时,居住地离车道的距离与肺癌死亡率的关系是:25—50米为万分之1.69;50—70米为万分之1.23。也就是说,车流量越大,居住地离车道的距离越近,肺癌死亡率越高。而问题是实际情况较之这些定值测量要严重得多。车多时,人亦多,距离更近。

    ④目前,我国车辆80%还在使用有铅汽油,这种汽油不光使生产工人的身体受到危害,而且汽油燃烧过程中铅不参加燃烧,随尾气排放到大气中。众所周知,铅对人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空气中的铅进入人体,它能刺激人的中枢神经,使人慢性中毒。对妇女儿童的影响更大。它能扰乱妇女的生理功能,诱发胎儿畸形。婴儿、儿童体内含铅过高,会引起智商下降,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病变。我国包括北京在内的10座城市,儿童的血铅浓度已达到了国际认定的警戒线。

    ⑤另据日本科学家的研究,柴油车尾气中有一种叫“3—硝酸苯蒽铜”的物质是迄今发现最强致癌物,它可以导致血液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生畸变,比以前人们所知道的最强诱变剂——二硝基芘的毒性还要高0.6倍。

    ⑥化学微粒的吸收和“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中的碳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经太阳紫外线照射所发生的光学化学反应)的危害,也是十分惊人的。如美国每年有10000人因吸入化学微粒而死亡;美国洛杉矶市1952年所发生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大批人急性损伤:流泪、咳嗽、气喘、呕吐等,并使大面积植物受害,车祸增多,致使400多人死亡。当时该市汽车保有量为9万辆。

    ⑦而今,仅以武汉为例:人口达780万,汽车保有量约为30万辆。在去年举行的全国生态环境报告会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叶汝求明确指出:“北京、广州、上海、武汉等城市的汽车尾气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的严重‘公害’。”这决非危言耸听,而是一个亟需改变的现状。

    ⑧目前,全球汽车总保有量约7.6亿辆,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严重的汽车尾气污染,自然令世界各国大伤脑筋,而同时也迫使全球的科研人员为此而大动脑筋。因此呼吁绿色车辆已成为地球人的心声。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