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下列实验操作中,一定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将50g氯化钠固体放入50g水中,可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氯化钠溶液

B:50mL水和50mL酒精配制成100 mL酒精溶液

C:pH值为1和3的两种酸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pH值为4的溶液

D:50g溶质质量分数10%的氯化钠溶液加热蒸发25g水,得到溶质质量分数等于20%的氯化钠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11-06 06:21: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D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马仙琕字灵馥,扶风郿人也。仙琕少以果敢闻。遭父忧,毁瘠过礼,负土成坟。随齐安陆王萧缅。缅卒,事明帝。永元中,萧遥光、崔慧景乱,累有战功,以勋至前将军。会寿阳新陷,魏将王肃侵边,仙琕力战,以寡克众,魏人甚惮之。

     义师起,四方多响应,高祖使仙琕故人姚仲宾说之,仙琕于军斩仲宾以徇。义师至新林,仙琕犹持兵于江西,日抄运漕。建康城陷,仙琕号哭经宿,乃解兵归罪。高祖劳之曰:“射钩斩袪,昔人弗忌。勿以戮使断运苟自嫌绝也。”仙琕谢曰:“小人如失主犬,后主饲之,便复为用。”高祖笑而美之。俄而仙琕母卒,高祖知其贫,赙给甚厚。仙琕号泣,谓弟仲艾曰:“蒙大造之恩,未获上报,今复荷殊泽,当与尔以心力自效耳。

     天监四年,王师北讨,仙琕每战,勇冠三军,当其冲者,莫不摧破。与诸将论议,口未尝言功。人问其故,仙琕曰:“大丈夫当进不求名,退不逃罪,乃平生愿也,何功可论!”

     十年,朐山民杀琅邪太守刘晣,以城降魏,诏假仙琕节,讨之。魏徐州刺史卢昶以众十馀万赴焉。仙琕与战,累破之,昶遁走。仙琕纵兵乘之,魏众免者十一二,振旅还京师,迁太子左卫率。十一年,迁豫州刺史,领南汝阴太守。

     初,仙琕幼名仙婢,及长,以“婢”名不典,乃以“玉”代“女”,因成“琕”云。自 为 将 及 居 州 郡 能 与 士 卒 同 劳 逸 身 衣 不 过 布 帛 所 居 无 帏 幕 衾屏 行 则 饮 食 与 厮 养 最 下 者 同 其在边境,常单身潜入敌庭,伺知壁垒村落险要处所。故战多克捷,士卒亦甘心为之用,高祖雅爱仗之。在州四年,卒。赠左卫将军,曰刚。

(选自《梁书》,有删改)

注①“射钩斩袪”:是关于春秋五霸中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典故,用来借代英明君主的不计前嫌。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是煤

    夜里醒来,我又想起了父亲:矮矮的,走路一瘸一拐,那张因长期劳累而发黄.满是皱纹的脸,严厉得有些吓人的目光……

    我家里很穷,为了供我们兄弟几个读书,父亲每年冬天都要上县城送煤,挣那么可怜的一点儿钱。寒假里的一天,我随父亲去送煤。大半夜,我们就爬了起来。外边正刮着西北风,我和父亲都穿上厚厚的棉衣,戴上大狗皮帽子,西北风还是直往肉里钻,冷得厉害。马蹄子踏着冰冻的路面,冒着火星子。发出清脆的响声。我坐在煤上,一边听着马蹄声,一边想着心事,过了一会儿,便在车上不争气地睡着了。

    天已经亮了,我醒了想坐起来,但身上沉甸甸的.再往车下一看,惊呆了:父亲没穿大衣,穿着笨重的大头鞋跟在车后跑。我费劲儿地坐起来,一看,身上盖了两件大衣,我终于明白了……再看父亲,我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儿楚下来,我赶忙跳下车,把大衣给父亲披上,吆喝住牲口,并对父亲说:“爸,你上车坐会儿吧。我赶车。”

    “把大衣披好了。你刚睡醒,可别感冒。”父亲气喘吁吁地说。

    “我不冷。爸,你快把大衣穿上,别冻坏了。”我帮父亲穿上大衣。

    “没事,人老了,不怕冷,就怕你们年轻人冻坏了,落下毛病,这可是一辈子的事。”父亲跺着冻麻的脚说。

    我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怕父亲看见,赶忙转过身去……“父亲!”我从心里喊着。等晚上回到家里,父亲就支持不住了,发起高烧来,我的泪更忍不住了。这就是父亲啊!有哪一种爱能有父爱这么宽厚,这么深沉呢?

    寒假结束了,父亲送我去赶火车。他背着我的大旅行包.弓着腰.在崎岖的山路上吃力地走。听着父亲急促的喘息声,我急忙跑上去,说:“爸,我拿吧。”父亲放下包,用袖子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又把包拿了起来,说:“我拿吧,过一会儿你还要赶火车。”说完,又吃力地走,我又追了上去。此时,我忽然发现,我的个子比父亲高了!我的心又难过起来,眼睛开始变得模糊。“父亲啊父亲!”我想不下去了,我低下了头,泪水不断地流了出来……

    火车开动了,我坐在椅子上,紧闭着双眼,努力地不把头探出窗外,我怕看见父亲那瘦小的身影,怕看见那依恋、期盼的目光……火车越开越远,父亲的身影在我的脑海里变得越来越高,像一座山那么雄伟,那么高大。

    父亲是一块燃烧的煤,而我是接受热量的一分子。

    我又想父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