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下列生物学经典实验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不匹配的是(     )

选项

方法与结果

结论或观点

A

取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放入特定培养基中培养,形成细胞团块,继而分化出根茎叶,最终得到完整植株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

在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3min后被标记的亮氨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17min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min后出现在靠近细胞膜内侧的运输蛋白质的囊泡中,以及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

说明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途径

C

用发绿色和红色荧光的染料分别标记小鼠和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两种细胞刚融合时,一半发绿色荧光,一半发红色荧光。37℃经过40min后,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可以运动

D

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肺炎双球菌

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A:A

B:B

C:C

D:D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5-29 11:38: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D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农业可以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不同历史形态,它们是依次演进的。……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摘编自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材料二

为了获得足够的粮食、棉花、油料等产品,保证城市居民的生活消费和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就要对农副产品实行贸易垄断即统购派购的制度。为了确保在低价统购派购的条件下农民仍然能把资源投入到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农产品生产中,就要求作出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使国家能够以行政力量直接控制农业的生产。按照这种逻辑,实行主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之后,(1953年)农业集体化运动随之开始并不断加速……

——林毅夫等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材料三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在希腊,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占比达41.6%。截至今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