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试卷发下来了。
小彤垂头丧气地走出教室:“唉,又是50分,看来我就不是读书的料,我决定下学期不上学了!”
小东信哲旦旦地说:“怎么又不及格!看来不使劲不行了,从现在起我更要争分夺秒的去学习,争取下次考及格!”(以后晚上经常学到11点多,结果睡眠不足,影响第二天的听课质量)。
小华静静地在试卷上写下“这次我考得特别不好,说明最近我的学习状态不好,我要及时调整,好好努力,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不气馁。”(以后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电池.图1是氢氧燃料电池的示意图,电池工作时,H2和O2反应生成水,同时提供电能,电池中溶液的pH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②某学校研究小组对废干电池筒内的黑色物质(可能含有MnO2、ZnCl2、NH4C1等)进行研究.查资料得知:NH4Cl具有铵态氮肥的性质;ZnCl2溶液中逐滴滴入稀氨水,先生成Zn(OH)2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生成可溶性的Zn(NH3)4Cl2.
据此,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图2):
I.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操作C中灼烧黑色滤渣时,会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操作D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由此得出结论:黑色滤渣中含有____.
Ⅱ.操作D的试管中产生无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Ⅲ.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并逐滴加入____,观察到____.由此得出结论:操作B的滤液中含有ZnCl2.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