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kuǎn)待  (qiǔ)回来 (nì)来顺受

B:(shēn)唤  作(yī)    浩(jié)

C:拍(shè)   (fèi)叫   解(pōu)

D:萧(shān)  (chì)骂   熬(jiān)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11-24 10:59: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A

同类题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耻辱】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在此之前,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兄弟阋墙】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3)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 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个事件是如何解决的?当时起调停作用的共产党领导人主要是谁?
【同仇敌忾】
***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4)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
【全面内战】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l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
(5)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什么?
【归纳总结】
(6)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国共两党应该怎样相处才更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

同类题5

老师给同学们下发了一些关于《千里江山图》的资料,想请你在观展时给大家做个简要讲解。请结合下列【链接材料】,写一个100字左右的讲解词。

【链接材料】

(一)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绘画作品。作品以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等静景中又穿插了捕鱼、驶船、游玩、赶脚等动景,动静结合,恰到好处。人物的刻画上,极其精细入微,意态栩栩如生,飞鸟用笔轻轻一点,极具展翅翱翔之态。《千里江山图》全景图,横1191.5厘米,纵51.5厘米。它不仅代表着青绿山水发展的里程,而且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千里江山图》虽属于写意之作,但不乏工美佳作。这表现了青年画家具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二)

    王希孟(1096—?),北宋宫廷画家。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7年)为画院学生,后召入宫中文书库,初未甚工。徽宗赵佶时为图画院的老师,独具慧眼,曰:“孺子可教”,于是亲授其法。经赵佶亲授指点笔墨技法后,艺精进。徽宗政和三年四月,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绘成《千里江山图》卷,时年仅18岁。不久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