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下面是某校学生给文物局专家的一封信的部分内容,其中有几处毛病,请在文中找出并在下面横线上修改。

    我们的扬州城已经有近2500年左右的历史①,但它的发展和变化,从来没有像今天发展变化这样快②。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能否保存古城的独特风韵和气质,对于我们这个古老的城市是一个挑战③。我强烈敦促专家们对扬州城深巷中的古宅进行全面的普查④,要让古宅和古建筑都得到有效保护⑤,这也是保护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8-11 09:01: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①删去“近”或“左右”;②删去后一个“发展变化”;③把“能否”改为“如何”或“怎样”;④删去“强烈”,把“敦促”改为“恳请”或“建议”;⑤删去“和古建筑”(删去“古宅和”也算对)。

同类题1

阅读课文《驿路梨花》(彭荆风)选段,完成小题。

       ①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划线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②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③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④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⑤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⑥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⑦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⑧“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⑨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