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玩是孩子的天性。会玩的孩子,走得更远。即便长大成人了,对于有创造性的人,人们还常常戏谑说:“某某是个‘玩家’。”德国诗人、哲学家席勒说过:“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对于中学生来说,无用、有趣、有创意,才更易培养出单纯的、真正的创新能力,这也许是人的成长的普遍事实。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体会出发,围绕“无用、有趣、有创意”的某些活动,讲述故事,阐述看法和理由。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12-19 10:56: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参考例文】

是什么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东方早报》2006年9月份报道过一位叫王楠子的少年,在国内他被教成水泥脑袋,到美国后他被育成年轻天才。报道称,8年前,王楠子是上海某中学一个“标准的差生”,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赴美求学;8年后,他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是个“天才”。王楠子后来是费城艺术学院的大四学生,是该校动画专业最出色的学生。

无独有偶,《中国青年报》也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