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杨炎正①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下列意义: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这段文字选自《____》,它是鲁迅先生唯一的散文集《____》中的一篇,这本散文集原名《____》,共收录了10篇回忆性散文,其中还有我们刚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儿时读书的地方,教他的是一位高而瘦,须发都花白了的老人,这位老人的名字叫____。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简称草案)一审后,公开草案并向社会征求意见。环保部先后召开由省级环保部门、市县级环保部门、企业代表、环保专家、环保组织代表等参加的各类座谈会,组织专题讨论,征求系统内外意见。在整理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环保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对草案的意见和建议。2013年6月26日,草案第二次被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有了明显进步,首次将公益性诉讼条款写入环境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