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德远堂的文化特征

    ①德远堂位于南靖县塔下村,系张氏祠堂,又称“张氏家庙”,呈上下两堂两横正三堂五凤楼造型,建造考究,雕梁画栋,粉饰彩画,家庙前耸立23支石龙旗杆,是目前中国可见到的最完整的古代姓氏祠堂建筑之一。

    ②德远堂悠久的历史记录了张氏宗族的发展脉络,明代宣德元年(1426年),张姓入闽始祖的后人到塔下肇基。明末清初,为敬奉仙祖,弘扬祖德,塔下张姓族人于在村庄东面山坡建造了“张氏家庙”德远堂。2006年,德远堂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③德远堂坐西北朝东南,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主堂前为天院和照壁,并辟有半圆形泮池一畦。祠后是一片眉月形斜坡草地,宛若天然地毯。主体建筑屋面覆板瓦,正垂脊均为燕尾脊,脊内堆砌花鸟纹剪粘脊饰,具有典型的闽南古建筑风格。额枋保留清代彩绘,表现了科举进士的欢庆场面,额枋下的挂落为鱼跃龙门图花板,寓含了张姓族人希望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寄托。在德远堂的建筑中,石雕、木雕艺术也挥得淋漓尽致,无不蕴含文化内涵。如主堂的陡板石,分别雕刻梅、兰、竹、荷等图案。大殿横梁上镌刻着宋代朱熹的警世名言:“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④德远堂主建筑前环池耸立着23支石龙旗杆。石龙旗杆也叫石笔,古称“谤木”,后来演化为华表,它是功成名就、地位荣耀的象征。张氏德远堂族规中规定,凡中举、中进士或取得一定官职的乡贤,可在祠堂前树石龙旗杆,藉以激发人们努力向上。德远堂前的石龙旗杆分台座、夹杆石、杆身三部分。台座有四方形、六角形两种,束腰处成竹节状,四面均剔刻花纹图案,有香草纹、花鸟瓜叶纹等;夹杆石为如意云头状;旗杆则分成三节,下部铭刻姓名、功名、年代科次、等文字,中部浮雕蟠龙纹,杆尖或为笔锋状,或踞坐石狮等,做法不尽相同,给人以静穆、严肃、荣耀的感觉。那亭亭玉立、直指苍穹的石龙旗杆,是闽西南客家人笃重文明教化传统文化思想的象征,人若身临塔下,就能屏息到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

    ⑤德远堂悠久的历史、完美的建筑、肃穆的石龙旗杆凸现了浓厚的文化特征。可以说,德远堂具有典型的闽南古建筑风格,又表现出客家文化的印迹,是研究闽西南古建筑民居的一个特殊实例。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3-05-29 02:32: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汉字危机

王小峰

中国的书写交流进入键盘划时代只有十几年,任何一个初次接触电脑的人通过简单的学习都能迅速掌握文字输入。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很多人写字总是提笔忘字,尤其是经常使用的汉字往往一下想不起来了,这跟他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无数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很多人纷纷惊呼汉字危机来了,拯救汉字刻不容缓。

书写是记忆汉字的最好方式,只有经常书写,才能记住一个字该怎么写。过去用笔书写汉字基本上是音、形、义同时进行,键盘输入就出现问题了,它不是直接写汉字,而是让你在候选的重码中去选择正确的那个字。这就是汉字在键盘输入时代面临的一个问题,换句话说,这就是音素文字和语素文字的最大区别。所有音素文字(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它们只有音和形,而且音形基本统一,打字本身就是书写过程。我们是拼音解决汉字输入问题,而不是在键盘上打笔画。五笔字型不会让你忘记一个汉字怎么写,但是可能会让你忽略它该怎么读;拼音输入可以让你知道一个字怎么读,却让你慢慢忘记它怎么写。在信息时代,中国人开始遇到能说能读能输入但可能不会写的问题了。这也暴露了汉字的自身局限问题。

网络时代屡屡出现新词,人们对“雷”、“囧”这类汉字就赋予新的含义。从每年出现的网络流行语中不难看出,新的词语越来越多,看上去也越来越没文化含量,继而还可能导致汉语的使用环境和美感越来越差。网络语言通过互联网的病毒式传播迅速扩散全球,但死得也非常快。它只是迎合某一类信息某一种情绪在传播的当口被创造出来,并随着这种氛围的消失而慢慢消亡,能留下来的凤毛麟角。

为了提高书写效率,方便学习和交流,开始出现俗字、新字,汉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是否要恢复繁体字的讨论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很多汉字究竟怎么写,它的结构组合究竟是什么意思你可能都觉得不重要了。今天80%以上的中国人都会使用汉字、这其中多数人就像街头对话一样也仅仅是用来交流,而不是用来写作或研究。比如你打一个“爨”( cuan),用简拼敲四下就出来了,你不用去写31画,它比你打一个“装”(zhuang)还少两下,笔画已经不是键盘输入时代最让人疼痛的问题了。那么,汉字是否还要继续简化就不是问题了。

汉字在任何时代都有极强的适应性,不管是刻在龟甲上,还是刻在竹简上,还是写在帛上,或者写在纸上,乃至今天用计算机编码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汉字从来没有因为它的复杂性而被淘汰或异化。而眼前,我们汉字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它如何适应全球化进程中的语言交流和传播。汉字在外国人看来是最难学的文字,汉语是最难掌握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