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将一个半径为R,圆心角为90°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无重叠),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则R与r的关系正确的是(   )

A:R=8r

B:R=6r

C:R=4r

D:R=2r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7-30 01:16: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C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塾师老汪

       ①老汪顾秀,留个分头,身着长衫,很有气派。老汪在开封府上学多年,也算是有学问了。但老汪口讷,紧张了还有些结巴。老汪在私塾教书,每一家干的时间都不长。

       ②浮沉七八年后,老汪终于在范家镇落下了脚。镇上大户范子敬建书塾给小儿开蒙,慕汪先生之名,请他主持,学堂就设在大院西屋。

       ③老汪引笔奋力,书“洪桃书屋”四个大字作匾,魏碑凝重,笔力沉着,东家赞赏不已。

       ④东家心善,欢迎邻家孩子随读,____报答,这样便吸引十里八乡的莘莘学子。老汪严谨治学,认真传______,诲人不倦。但“之乎者也”毕竟不易,常常有学生死活搞不清。朽木不可雕也,圣人的训诫几次都到了嘴边,他还是忍住了。小孩子家,伤不得。天长地久,欲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的宏图大愿便打折扣了。更有甚者,是顽童与他倒着使劲。戒尺教训,他不忍,罚跪思过,他更不忍,故常自叹连当个平庸俗师都不成。如此进退失据,给他平添了无奈之苦恼。

       ⑤有天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生都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应该高兴。而老汪发挥道,这个“远方”不仅是路途之远近,更应是心口之距离。近在比邻却相隔天涯,高兴个啥呀。就如你们,学而不勤,尽管都近在我眼皮底下,朋侣乎?说得学生都低头不语。老汪戚然含泪。

       ⑥每逢十五,老汪都放假半日。中午时分,他迈开大步,一往无前。时而顺着大路,时而行于阡陌,时而爬坡上山。夏天一身水,冬天一头汗,精疲力尽才回。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有狂走怪僻,但经年累月地锲而不舍,也就另作猜测了。

       ⑦谷雨前几天,老范从前村收租子回来,老汪披着褂子正要出门。老范想起今天是月半,便趋步相问:“先生,这年复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

       ⑧老汪道:“东家,一言难尽啊。”说完头也不回地上路了。

       ⑨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先生吃饭,借酒酣微醺,又说到这事。此时老汪已半醉,趴在桌子上哀哀而哭:“天地君亲师,我敬天敬地,忠君尊师,都有交待了。只是父母养育无以为报,没法疏解啊。”

       ⑩老范一向尊重塾师,老汪这么一开腔,知道他定有难言之苦,便有意疏导他,说:“先生,愿闻其详。”

       ⑫“我娘生我难产就走了,那年花开月正圆,但我们娘俩都苦命啊。父亲育我终生未续,他病重时我从开封往家赶,途中遇到曾大帅与太平军打仗误了时辰,没赶上给他送终,我苦啊!那天也是花开月圆的十五。所以每逢这天我心结难解,走走散散,就能好许多。”

       ⑬老范听到老汪倒苦水,心里一阵悲凉,对老师益发敬重,便劝了句:“正午时分,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鬼怪。”

       ⑬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又说:“碰到无常我也不怕。他要找我,我就跟他到爹娘那边去了。”

       ⑭老汪的老婆叫银花,不识字,跟着老汪张罗学堂杂事。她收作业发本子,送茶扫地擦黑板,手脚勤快。

       ⑮老汪嘴笨,银花却嘴快,但她开口尽是些街谈巷语,嘴像刮风似的。人劝老汪:“先生是个有学问的人,但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

       ⑯老汪一声叹息:“话说正经,偶尔有个偏差,值得我劝。倘若语不入道,何劝之有?”

       ⑰银花有一个毛病。就是爱占便宜,老觉得吃亏。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得饶一头蒜;买人二尺布,缠着要一绺线。夏秋两季,总到地里捡荒,碰到谁家还迟收的庄稼,也顺手捋上一把。从学堂出门离东家的地亩近,所以他家的损失也多。

       ⑱一次东家来到后院看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我们另请良师吧。”

       ⑲“为啥? ”

       ⑳“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

       “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

       “其实,这也不是不为老汪。”

       “那又为啥?”

       “为他婆娘,爱顺庄稼。”

       “娘们儿家。”老范挥挥手,:“顺就顺吧,我范家五十顷地,这点算个啥?”顿了顿又说,“先生德才兼备,是个贤者。老季啊,我们要敬着他!”

       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学生家长——传给了先生。老汪一听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东家就是……世间真情啊!”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