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垂国家的宰割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材料三:中国与经济全球化

时期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的阶段

明清时期

关系:①

阐释:明末清初,统治者为防范外来侵扰和人民反抗斗争。阻碍了国内工商业发展和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落伍。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近代前期

关系: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阐释:②

③——世界市场最终建立

新中国成立初期

关系:被孤立、被封锁。

阐释:新中国成立初,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严重对立。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使新中国隔绝与经济全球化大潮之外。

制度化、体系化

改革开放以来

关系:④

阐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依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积极与各国发展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促使中国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对内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世界经济接轨。

迅速发展、实质突破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4-07-02 06:49: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