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①万籁此俱寂,____。(常建《____》)

②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____

③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____,我咬紧了牙,____

④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________

⑤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4-01 08:02: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u4f46\u4f59\u949f\u78ec\u97f3,\u9898\u7834\u5c71\u5bfa\u540e\u7985\u9662,\u800c\u80fd\u4ee5\u5929\u4e0b\u4e8b\u4e3a\u5df1\u4efb,\u53d7\u5c3d\u975e\u4eba\u7684\u8650\u5f85,\u54fc\u90fd\u4e0d\u54fc\u4e00\u58f0,\u6cb9\u86c9\u5728\u8fd9\u91cc\u4f

同类题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夏商西周时期,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垄断着各种官职。王朝的官由王任命,诸侯由王册命,诸侯国的官由诸侯任命,实行的是阶级性、等级性非常明确的世官制。两汉时,由皇帝下诏指定举荐的科目,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员按科目要求考察和举荐人才;应举者按不同科目进行考试,考试由皇帝出题策问,或由丞相、九卿等策试;根据对策成绩高、低分别授官。这种选官方式尽管不尽完善,易出弊端,但相比世官制应该说是一大进步。

——摘编自姜国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变化浅谈》

材料二: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吏部在选拔、任命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当时官僚选拔的普遍现象。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栽:“隋代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时务策与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

——摘编自郭强《中国古代选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