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下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氧气释放量。该植物在2000 1x光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mL)是(   )

A:17

B:12

C:23

D:18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3-11-26 02:46: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C

同类题1

材料一 ……这以后发生了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从各方面来看,他们的政治体制 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尤其是穷人,他们的妻子和儿女都为富人所奴役,他们被称作附庸和 “六一汉”。因为他们正是按照这样的地租耕种富人的土地。所有的土地都控制在少数人手 中;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地租,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孩子都将失去自由。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平民所欠公私债务一律废除, 梭伦改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是颁布“解负令” 雅典公民沦为债奴者一律解放,……那些因负债而押出土地变为“六一汉”的人,……重新 成为自己土地的主人。……然而“解负令”并不是平分土地,所以贵族阶级祖传的土地亦即 非因高利贷收进的抵押土地仍归贵族所有,贵族阶级的优势经济地位并没有受到摧毁性的打 击。第二项重大改革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以前的贵族、农民、 手工业者三级之分。……第一等级可任执政、司库及其他一切官职;第二等级与第一等级同, 惟不得任司库;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则依旧不得担任一切官职,但可以和其他 等级一样陪审法庭的陪审员。 (上卷)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三 我给予了较易人民以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 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韦斯特《梭伦:残篇 36》

材料四 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 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古典时期的雅典城邦正是以立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差距,防 止极贫极富,从而有效保障了公民集体的稳定与发展,实现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形成古典 盛世的历史局面。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当自己的伯乐

吴淡如

    ①我们曾读过韩愈的《马说》一文,大意是这样的:有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的话,本来资质很好的千里马,就会沦为常马,死了也没人知道它是能日行千里的马。

    ②也许大家都因之而相信,一定要有伯乐出现,看出自己的潜能,并且尽力栽培,自己的天赋才能够发扬光大。很多未获成功的人,也常常认为自己本是怀才不遇的千里马,只是时运不济,没遇上伯乐,害得自己的天才被埋没了。

    ③伯乐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无疑是有一些作用的。但每位伯乐所扮演的都不是“一路扶持、始终相依”的角色,他或许陪过成功者一段,但终须放手,最重要的障碍还是由成功者自己跨越的。

    ④人生遇到伯乐,固然有助于成功;而伯乐可遇不可求,不遇伯乐,我们就注定是失败者吗?

    ⑤不久前,有位记者问曾获得世界冠军的羽毛球选手熊国宝:“你能赢得世界冠军,最感谢哪个教练的栽培?”木讷的他想了想,坦诚地说:“如果真要感谢的话,我最该感谢的是自己。”

    ⑥原来他入选国家队时,只是“绿叶”的角色。教练选了他,并不是要栽培他,而是要他当陪练。他没有埋怨,也没有懈怠,他赏识自己的球技,相信自己有朝一日能成功。那些年,为了增强体能,零下十几度的冬天,他依然早上5点去晨跑。

    ⑦那一年他垫档参加世界大赛,大家都认为他是去当“牺牲打”的,没有人在意他会不会打赢。没想到他竟然势如破竹地一路赢了下去,甚至赢了教练心中最有希望夺冠的队友,得了世界冠军,一战成名。

    ⑧没有教练赏识自己,他自己赏识自己;没有教练栽培自己,他自己栽培自己。当机遇垂青时,他抓住了机遇,获得了成功。如果他当初纠结于“绿叶”的角色,埋怨教练“有眼无珠”,自我放逐,那么,当机遇降临时,他定会措手不及,最终当个“牺牲打”罢了。

    ⑨没有任何一个成功者是需要诸葛亮费尽心力来扶持的阿斗。成功的人其实都是自己的伯乐。如果成功者是千里马的话,那根要自己跑快一点的鞭子,99%是握在自己手中的,方向也是自己操纵的。在人生道路上,若不遇伯乐,我们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

(选自《青春励志》2011年第10期,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