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98年9月,清政府处决“六君子”后发布上谕:“康有为首倡邪说,而宵小之徒,群相附和,乘变法之际,隐行其乱法之谋。又闻该乱党私立保国会,言保中国不保大清,其悖逆情形,实堪发指”。
材料二:1901年1月,慈禧、光绪避难西安发布《变法上谕》:著军机大臣等,参酌中西政要,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各举所知,通限两个月,详细条议以闻。再斟酌尽善,切实实行。
材料三:1906年9月,清廷发布《宣示预备立宪谕》:各国之所以富强者,实由于实行宪法,唯有仿行宪法,唯有仿行宪政,大权统于进行,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著内外臣工,妥议立宪实行期限,再行宣布 天下。
——根据《清实录德宗实录》等
解读材料,围绕“清政府与西学”提炼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符合题目要求,史实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总体要求:所提炼观点明确、合理,必须源自材料,且围绕“清政府与西学”提炼一个论题。
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
论证充分,表述清楚。
示例1:
论题:清政府由反对政治体制变革逐步转变为主动推行政治变革,程度逐步加深。
分析:从背景上看,甲午战争后,列强的侵略加剧以及国内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推动清政府对政治改革态度的转变;从过程上看,由“戊戌政变”反对政治改革到清末新政主动推行改革,并且1906年实施“预备立宪”,表明清政府的改革逐步深入;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