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将N2和过量的O2在高温或放电的条件下反应得到红棕色的气体,说明NO气体为红棕色气体

B:在AgNO3的溶液中加入锌粉,能置换出银,说明Ag+的还原性比Zn2+

C:用干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发现火焰呈黄色,则溶液中含Na+

D:浓硫酸放入蔗糖中,能使蔗糖碳化,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3-10 11:03: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C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少年儿童画展色彩缤纷的画中,我看到一幅没有色彩,线条也极简单的画。那是一幅盲童的画。

    雪白的纸上,用圆珠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座小屋,小屋前有一条小溪,还有一棵树。寥寥几笔,勾画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从这里走过的人,都会细细地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简单的画,看得这么久。他们不单是看这张画,透过这张画,他们好像触到了这个盲童的心灵。

    设想一个盲童拿着笔的情形吧:她画一个太阳,那美丽的太阳准是露出红红的脸,放射着温暖的光芒,照在每个人的身上;她画一棵树,准是葱绿葱绿的,上面栖息着无数的鸟儿,唱出悦耳的歌,她好像也听到了它们的合唱;她画出一条小溪,准是清澈见底的溪流,她曾在小溪里洗过手,多么清凉;她画一座小屋,屋里准是充满着亲切的笑声。这是多么美好的情景啊!

    可是,她心灵上的色彩,她感觉到的声音,怎么画得出来呢!她是个盲童啊,她只能画这样一幅简单的画,这么疏疏落落的几笔。一个失去视力的孩子,用她那美丽的想象,组成这样一幅和谐的画面,已经很不容易了。

    不,就从这没有色彩的画上,人们看到了她心灵上的色彩,从这线条简单的构图中,人们听到了她感觉到的声音。谁走过这张画前,都会觉得这幅画蕴藏着美好的内容:一个热爱生活的盲童在向你招手;一棵美丽的生命之树在祖国温馨的阳光下生长;一颗坚强的、充满希望的心在对你微笑。

同类题4

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材料二: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

材料三: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到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一般臣民以公民权。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古希腊多葛学派进一步提出自然法体现人的理性的观点。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和后来的法学家们继承并系统论述、论证自然法学说。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