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并指出是 “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转变”的表现有(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素养一: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分析下图:
素养二:历史理解,是指将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阅读材料:立足亚洲看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是亚洲之幸也是亚洲之不幸,是(亚洲)黄色人种的骄傲也是灾难。
素养三: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分析材料: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的一切民族和国家当作全体轴心国共同的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与之抗衡。”
6390000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是6万.(判断对错)
下列图象与对应的表述一致的是( )
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稍后的中国,循序渐进的洋务新政就此终止。自1895年算起,至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这种剧烈的变化反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