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用成语替换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的内容,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愤怒得不能抑制。”②《三国演义》:“(曹军)此时人困马乏,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各欲逃生。”③陆游在《上王宣抚启》写道:“抚剑悲歌,临书浩叹,每感岁时之易失,不知眼泪鼻涕满脸乱淌。”

A:怒不可遏    面面相觑    涕泗横流

B:勃然大怒    面面相觑    痛哭流涕

C:怒不可遏    瞠目结舌    痛哭流涕

D:勃然大怒    瞠目结舌    涕泗滂沱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9-18 10:52: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A

同类题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叔通委员讲,做了这个工作,可以使人民民主更加发扬。确实如此,北京郊区乡政府民主选举的结果,百分之五十的乡长被选掉了,因为这百分之五十的人做了坏事,人民不高兴他们。为了发扬民主,对政权组织,特别是县、乡两级,来一次全国普选,很有必要。这对促进经济建设,加强经济建设的领导有积极作用。就是对于抗美援朝也有好处,傅作义委员说可以加强抗美援朝。……如果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一些,人民民主更加发扬,经济建设搞得更好,抗美援朝的力量更加增强,那是可以使它放弃侵略的。

——***《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几点说明》(1953年1月13日)

材料二:全国人民在讨论中热烈地称赞我们的宪法草案,因为这个宪法草案正确地总结了我国的历史经验。这个宪法草案是我国人民利益和人民意志的产物,是我们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产物。

人民称赞这个宪法草案,还因为它正确地吸收了国际的经验。……显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先进国家的经验,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的宪法草案结合了中国的经验和国际的经验。我们的宪法草案不只是我国人民革命运动的产物,而且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产物。

材料三:宪法草案序言中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社会建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一九五三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

——材料二,三摘自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195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