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了质疑
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民本思想
D: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阅读下列材料: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思想变革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进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中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确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请回答:(1)文中所说的“自强”“变法”“革命”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2)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中,哪些历史人物的思想认识分别达到了“器物层面” “制度层面” “观念层面”?(每一层面人物举二例即可)(3)任选“自强”“变法”“革命”一个事件,分析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