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题干
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经,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文化。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传
D: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4-12-08 07:17: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B
同类题1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上述两种观点都是对()的回答
同类题2
下面两图是某两海域附近的大河河口图,最适合建码头的是哪两个沿岸( )
同类题3
下图为某地地层示意。从P点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①、②、③层时,可能分别探测到
同类题4
如图所示,图中一条折线反映了我国重工业净产值比重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 )
同类题5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小学学科试题库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小学科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
初中学科试题库
初中数学
初中语文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科学
初中信息技术
高中学科试题库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历史
高中地理
高中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