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同学们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下面两种看法,请根据你的知识,对每种看法作出评论.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2-19 04:12: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给儿子的一封信(节选)

胖胖:

    ①我曾倚马万言,可给你写信,笔有如千斤,下个月你就14岁了,我从不知道14岁也是人生的一个台阶。我和你妈妈都是15岁参军的。你爷爷是16岁参军的,因为日本人来烧杀抢掠。你外公也是16岁闹红的,因为穷。学校是课堂,人生也是课堂。你在教室中学习,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世上没有相同的树叶,也没有相同的人生之旅。在这年龄上,有人当了宰相,如甘罗;有人苦闷求索,如潘晓;有人牺牲了,如刘胡兰;有人进了劳教所,如少年犯。

    ②坦率讲,我是欣赏你的,一如欣赏一部作品。即使没有血缘关系,我仍会欣赏你,因为你身上有许多闪光的东西。你最大的特点是心地善良,这种善良是与生俱来的。人心如海,世事如焚,偏你心中足一片净土。你对大自然充满爱心。小时候在上海,你才4岁,见有人摘花,你气得跳脚。电视中有砍树的镜头,你对我说:“树会疼!”你敬重一切生命,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生命。家中有蛾子乱飞,我常拍打,你总说:“它们也是生命。”小时候你看见一则报道:海洋生物锐减,从此你再也不吃海鲜,直至今日。你说:“鱼我是能吃的,但不吃,保护海洋生物。”我常自问:“这孩子难道心中有佛吗?难怪那一次你在青海塔尔寺,喇嘛们蜂拥出来看你,说你头上有佛光。放眼望去,山林被砍伐,二百年后世界只剩一棵树。动物被屠杀,中国人什么都敢吃。某次考试,你一道题做错了,随意瞟到同桌的正确答案,但你偏不改,就这么交上去了。”宁阿姨说:“你真笨!”那天我极累,有电话找,我对阿姨说:“就说我不在。”随即我感到羞愧,这不是说谎吗?在这一点上,我甚至不如你。

    ③你的另一个优点是具有平民思想。也许有人时此不以为然,但我珍视它。你没住胡同但你最喜欢去的地方却是胡同。每到星期日,我总带你穿梭于胡同间,对那些斑驳的大门、陈旧的院落、满是疮痍的砖墙,你表现了多大的兴趣呵。上小学时你不会骑车,用汽车送,你从不让汽车挨近校门,接你时必须停在远处,你贴着墙根儿悄没声地滑过来,宛如做了亏心事。我上小学时总爱与同学比爷爷的军街,爷爷是中校,我吹牛说是上校。有一次爷爷来学校,我霉馅了。你对家庭和附加于家庭之上的东西无兴趣,你的兴趣在于今天哪儿破坏了文物,明天哪儿被污染。某次上街,一个叔叔把废纸掉在地上,你拾起来扔进垃圾筒,叔叔骂道:“傻×!”

    ④14过了,就奔18;18过了,就奔30;30过了,就如江河一泻千里。你就是你,你不是别人,先做自己,再做别人。有些父母希望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其实是在孩子身上寻找自己。我们对你无要求,唯有希冀。

    ……

刘亚洲

×月×日

同类题2

一个国家的发展强大与海洋的开发利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历史悠久,它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造船航海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成为古代中国对外经济联系的一个主要梁道。

——搜狗百科·中国古代海外贸易

材料二:起源于海洋文明的西方国家很早就重视海洋的意义。几百年来,萄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乃至今天的美国在世界上的优势力量都是以海权为基础的。

——《科普百家论坛:海军武器实录》

材料三:孙中山说:“中国海权一日不兴,则国基一日不宁。”“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太平洋之门户权。人方以我为争(意为别国以我国为争夺瓜分的对象),岂置之不问。”孙中山面对旧中国的形势,从民族存亡和民生的角度关注海洋,在《实业计划自序》中说:“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杨金森、范中义《中国海防史》

材料四:有的学者从中国面临20世纪80年代世界第二次重大产业梯度转移出发,提出只有采取率先加快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战略,才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因为内地无论从区位上、与海外的联系上还是从工业基础上、科学技术水平上、劳动者的素质上,都与沿海存在差距。能较快扩大开放,转换机制,吸引海外资金和技术,吸收和借鉴外国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率先接收东亚地区第二次重大产业样度转移的,还是沿海地区。”

——夏禹龙《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