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很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几乎为零;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对上述实验结果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丙酮酸彻底分解和水的生成过程都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B:在线粒体内不能完成葡萄糖的分解,但能完成丙酮酸的分解
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
D:有氧呼吸中,水的参与和生成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以下是金属锡纯度的一种测定方法:
步骤i 将样品全部溶于盐酸生成SnCl2溶液;
步骤ii 往所得SnCl2溶液加入过量的FeCl3溶液,发生反应:
SnCl2+2FeCl3═SnCl4+2FeCl2
步骤iii 用K2Cr2O7溶液测定步骤ii反应生成FeCl2的质量.
现有金属锡样品1.20g,经上述方法测得生成的FeCl2质量为2.54g(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计算并回答:
①样品溶于盐酸生成的SnCl2质量;
②样品中锡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01%)
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小明将网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些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收集证据时的错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