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直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   ).

A:(0,)

B:()

C:(0,-1)

D:(-1,0)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0-16 09:34: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C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高速铁路,就是铁路设计速度高、能让火车高速运行的铁路系统。中国国家铁路局将高速铁路定义为:新建设计开行250公里/小时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公里/小时的客运专线铁路。中国高铁建设始于2004年,自2008年建成第一条高速铁路以来,中国高铁建设保持高速增长。2008-2015年,中国高铁建设总投资额高达5.35万亿,使得高铁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截止2015年,我国高铁营业里程1.9万公里,远超其他国家,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

图一: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统计图(万公里)

图二:2015年世界各国高铁运营里程图(公里)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版,“十三五”期间,中国计划在“四纵四横”高铁主骨架基础上,完善高速铁路网络,形成八纵八横主通道,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高速铁路区域连接线,进一步完善路网、扩大覆盖。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运营高速铁路3万公里。到2025年,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

【材料二】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国高铁基于技术实力形成的强大优势已领先于全球。国外高铁每公里造价为2-3亿元,而中国高铁造价每公里1.5亿元,只有国外造价的二分之一。日本新干线已运营的线路是2678公里,其他国家大部分还不足1000公里,而中国已建造运营1.9万公里,其中包括中国投资规模最大的京沪高铁,也包括建在高寒地段的哈大高铁,可谓建设管理和运营经验都相当丰富。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在速度上的优势,一般运营速度即可达到300-350公里/小时,这是其他国家无法达到的。

【材料三】

    中国高铁出海受到国家高度重视。2009年,中国正式提出高铁“走出去”战略。2013年,中国提出以高铁取代古老的风力、马力和人力运输,重建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战略,将高铁出海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目前世界上拥有高速铁路的国家已经有20个。除了中国外,亚洲其他国家、欧洲、美国等很多国家也都在规划大力发展高铁建设。全球开始步入高铁时代。预计2015-2025年,除中国外,世界上其他国家高铁建设里程为4.36万公里。其中2.63万公里是由中国所主导的一带一路的建设,这些项目大部分都是由中国来建设的。另外的1.73万公里中,保守估计中国可以参与其中的30%,即为0.52万公里。中国的高铁国际市场巨大。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本报北京2月14日电(记者李韵)】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

    2011年6月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有24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的地方性法规共72部。其中,17个省(区、市)的省级法规是在《非遗法》实施后制定的。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四川省、青海省7省(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尚未出台,立法工作亟待推进。

    评估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5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63731万元,有10省(市)累计投入5000万元以上。尽管五年来,各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省普遍存在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截至2016年,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492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报告显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达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人世: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2月15日第9版)

材料二:

    “我们就是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工作、作为职业,通过现代工作室的打造和经营,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的职业化道路,避免因为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而面临失传的窘境。”糖画传承人高光耀说。虽然近两年商业演出市场机会增多,但是相比于其他演出形式,他们的收入不算高,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而这其中,既需要传承人自身的坚持与创新,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投入。

(摘编自《大众日报》2017年2月15日19版《非遗文化传承路在何方》)

材料三: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借鉴现代模式,激发出人们的兴趣,就能打造成现代时尚,就能成为网红,就能很好地圈粉。我们应该做好非遗+互联网这个加法,让非遗的文化魅力在互联网靓丽起来,普及起来,传播起来。可以采用动画开发、趣味知识比拼、全国非遗知识接龙等方式,非遗在互联网火了,关注的人就多了。

(摘编自南方网《落实“非遗法”还需做加法》,2017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