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二)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元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兰亭集序》)

(三)

    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或宦于荆。犁锄曰:“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韩非子•说林上》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3-02 04:00: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几年来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动作频频,严重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中日关系出现严重危机。
材料一: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甲午战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钓鱼岛包括在内。
(1)你知道和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的日方代表是谁吗,请写出他的名字。 日本在近代史前期除了发起甲午中日战争外,还参与了哪一场侵华战争?
材料二:在一次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几位同学对李鸿章的看法产生了分歧。小张同学认为他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中国主权,是个卖国贼;小李同学则认为他掀起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有功之臣。
(2)请举出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一例。 他还主持筹建了一支海军,这支海军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你知道是哪只海军吗?你觉得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该注意些什么?
(3)小李同学认为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请写出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中国洋人到处行,三月之中全杀尽,中原不准有洋人,余者逐回外国去,
掀铁道,拔线杆,旋即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材料四:(义和团)最恶洋货,如洋灯、洋磁盂,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曾有学生六人,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
材料五:日本政府将钓鱼岛国有化,激起了国内民众的愤怒。中国多座城市爆发反日游行,公民的爱国之心再次得以集中体现,但是部分地方出现民众打砸甚至烧毁日系车、日资商店的现象。
(4)甲午战后,随着外国侵略不断深入,义和团运动兴起。材料三、四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中的一些标语和现象,你赞同他们的做法吗?结合材料五,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