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最重要的目的带有军事安全战略性质,即西汉王朝迫切 希望与西域大月氏等国建立联盟,共同攻打匈奴,以“断匈奴右臂”。其实张骞出使西域的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并没有达到……但“无心插柳柳成荫”,张骞出使西域却使横贯东西方的丝绸之路被正式开通了。所以,司马迁将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视为“凿空”之行。张骞出使西域则更多地带有畅通丝绸之路的战略含义。

——《从“凿空西域”到“一带一路”》

材料二: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01-07 05:45: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高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离开人间。

    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