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在下面①②③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衣”排在第一位。    ①  ,因为人穿衣不仅仅是为了“蔽寒暑”、防虫防风雨、遮体避羞等,还具有装饰身体、美化生活,显示人的身份地位、民族信仰等作用。因此我国古代服饰成为了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②  ,为什么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生活条件很一般,但其民族服饰之精美,令人惊叹。“衣”能排在“衣食住行”之首,  ③    ,就是我国冬季十分严寒,许多贫困古人多为缺衣御寒所苦。“衣”之影响深入到了中国文化和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5-24 02:46: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①这并非偶然 ②这就不难理解 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美德的别样呈现

李捷

    ①纪录片《记住乡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让人看完后回味无穷。一部纪录片为何会给人如此大的冲击力?

    ②这部纪录片抓住了当今时代最强音,即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部纪录片是中华美德的微缩版。片中展现了各地大小不一、历史悠久的乡村,以小见大阐述了乡村的丰富内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在美丽山村中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

    ③这些山村里涵养着我们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这些历史文化凭借其顽强的生命力一直流传至今,在现代仍然在发挥着它的价值,传递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这种传统文化价值,让所有中国人看后激动、兴奋。因为乡愁是人们长大之后,最能触碰到内心深处的情怀,最能勾起民族记忆的情感。在乡愁中,每个人都会产生共鸣,每个人都能找到民族价值与民族认同感。乡愁,展现出来的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精神,这种精神发人深思,让人看后深受感染且受益匪浅。这种精神饱含“情”“义”“理”“美”,让人看后不禁落下思乡之泪。

    ④“情”就是思乡之情,或为乡思之情,包括忠孝之情、父母之情、亲朋之情、手足之情等。中国人最讲究情理,现在华夏儿女遍布世界各地,但一个“情”字便能将我们的心连成一片。换言之,不论哪一个人走到任何一个地方,最后他都会时刻挂念养育自己的那片土地。不论是山村,还是社区,不论是乡镇,还是城市,他总会回家看看。这种情,就是中国人代代传承下来的。

    ⑤“义”是为人的要领。族谱里渗透着乡规民约,为人的要领在这里展示得非常充分。何谓合格的中国人?不一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一定要有道德、有修养,经得起各方人士的评头品足,对得起列祖列宗和自己的父老乡亲。做人立住了,才能再谈干事业、做学问。修身、齐家做好了,才有资格去治国、平天下。

    ⑥“理”是家国之理,这是中国人思想中最认可的一个理,也是最能打动人的一个理。每个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尽忠、尽孝、报国,这里面渗透了很多故事。一个个小山村里,出了太多的爱国将士,他们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因此,一定要把这些人写进族谱里,让人们永远缅怀他们。中国曾经有屈辱的历史,那个时候中国人还是一盘散沙,但是中国人从本质上来说不是一盘散沙,只要把家国结合在一起,中国人就能够创造人间奇迹。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为什么能赢得这场战争,很重要的一点是凝聚力。

    ⑦“美”不仅是外在的,更重要的是内在。片中展现了一个个美丽的小山村,这些山村中间不仅有乡约之美,更多的是人文之美。

    ⑧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抓住“情”“义”“理”“美”四个字,抓住了这一核心价值,抓住了印记在心中的共有共有精神家园。《记住乡愁》通过娴熟的影像表达手法充分展示出来一段段精美的篇章,触动了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摘自《光明日报》2015年3月23日。有删改)